材料科学与工程学 & X 双主修课程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与香港中文大学于2025年开设“材料科学与工程学& X ”双主修课程,致力于培养具备多学科交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在本科四年学习期内,双主修本科课程项目的学生将于香港中文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园各修读两年,以进行学习、研究及实地考察,更可于深港两地的国际及内地顶尖机构实习。两校也将提供一系列对等的必修或选修科目,让学生完成指定学分的科目,以符合本科生的毕业规定,毕业生获颁香港中文大学学士学位,并在证书上列明两个主修专业。
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两校园每年将一共录取约40至50名学生,香港中文大学将根据“大学联合招生办法”及其他一般途径录取学生,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将根据内地本科生的招生录取办法录取优秀的学生入读该双主修本科课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作为现代科技发展的核心学科,不仅与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深度融合,更与新能源、电子工程、生物医学等前沿领域紧密交叉。在四年本科学习期间,学生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为主修专业,同时,可根据自身兴趣以及职业发展规划,灵活选择搭配化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物理学、生物医学工程、电子工程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等专业,构建系统扎实且兼具个性化的知识体系。
课程设置涵盖材料科学基础、材料表征等核心知识,同时融入了人工智能与材料设计、生物医用材料等特色交叉课程。通过系统的实验实训、科研项目和创新竞赛,强化学生的跨学科知识和实践创新能力。项目依托先进的科研平台和优质师资力量优势,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术资源和国际化发展机会,助力学生在学术与专业领域迅速成长。
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开阔的跨学科视野,学生毕业后将在科研创新、技术研发、工程管理等多个领域施展才华,尤其在新能源、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国家战略需求的关键行业展现出显著竞争优势。

两校都是高度国际化,教学环境中英并重,并实行书院制度,提供以学生为本的全人教育和关顾辅导。两校均重视通识教育,以拓宽学生视野,及培养综合思考能力,使学生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能内省外顾,成为出色的领袖人才,贡献社会。
两校由相同的大学教务委员会监管,学术架构和课程设计相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毕业生与香港中文大学的毕业生一样,获授香港中文大学的学位。

CUHK X CUHK(SZ)
Collaborative Double Major Programme

0755-23519567
第一主修为港中大(深圳)材料科学与工程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录取的学生
第一年 | 第二年 | 第三年 | 第四年 | |
第一学期 | 港中大(深圳) | 港中大(深圳) | 港中大 | 港中大 |
第二学期 | 港中大 | 港中大 | 港中大(深圳) | 港中大(深圳) |
暑期课程 | TBC |
第一主修为港中大(深圳)的其他参与主修课程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录取的学生
第一年 | 第二年 | 第三年 | 第四年 | |
第一学期 | 港中大(深圳) | 港中大(深圳) | 港中大 | 港中大 |
第二学期 | 港中大 | 港中大 | 港中大(深圳) | 港中大(深圳) |
暑期课程 | TBC |
香港中文大学录取的学生
第一年 | 第二年 | 第三年 | 第四年 | |
第一学期 | 港中大 | 港中大(深圳) | 港中大 | 港中大(深圳) |
第二学期 | 港中大(深圳) | 港中大 | 港中大(深圳) | 港中大 |
暑期课程 | TBC |

申请链接
*2025年申请通道待开放